Q1ㄦ化韻的變音,部分屬於語流音變的脫落現象,脫落現象有什麼特色?請以ㄦ化韻舉例。
A:ㄦ話音:特指在其音節尾附加-r形式的兒化現象
捲舌音
Q2指稱詞「這、那、哪」連音音變屬於合音現象,請舉接數字一不變音的例子,並說明原因。
A: 這一定、那一定
後面不可以加量詞
Q3指稱詞「這、那、哪」連音音變的例子,請觀察P168-170,找出共同點。
A:已講話的人的立場為中心出發
------------------(更正)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兩字相連成一詞,音素被省略 EX:小孩儿,手絹儿 ㄞ、ㄢ+ㄦ->ㄚㄦ
2.後面不可以加量詞
3.單一 量詞
課堂筆記/隨想
*帶ㄦ化的詞,詞性多為名詞,ㄦ化音通常用在1.小的/2.不正式的東西(N.)上。
*各類詞的ㄦ化詞統計:
名詞>代詞>量詞>動詞>副詞>形容詞
*ㄦ化韻
本音:ㄚㄦ、ㄛㄦ、ㄠㄦ、ㄡㄦ、ㄨㄦ
變音:1.韻尾消失:ㄞ.ㄢ
2.鼻化音:ㄤ.ㄥ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脫落現象(鼻化音)
3.央元音:ㄜ.ㄝ.ㄟ.ㄣ.帀(空韻)
4.韻尾+ㄜㄦ:一.ㄩ
【配ㄦ時:
ㄞ(ai).ㄟ(ei)─>掉i的音
ㄢ(an).ㄣ(en)─>掉n的音
ㄤ(ang).ㄥ(eng)─>掉ng的音】
*「一」字如果「心有所屬」(固定詞),就不跟「這、那、哪」共結連理了。
課後想法/建議
這主題我還蠻喜歡的,因為我覺得當一個詞彙後面加上r的音頗有趣的。北京話聽起來有一種很趣味的感覺,但講起來是真的很累、饒舌,有時候還會舌頭打結咧。當然,這個單元更是一個需要小小腦力激盪的單元、因為國家和城市的不同......等等之原因,在說話的語法、用字上更是會不盡相同,又我們都已經習慣本身母語的用法了,當碰到北京話時,需要思考他們的說詞又會是怎樣呢?例如:台灣-做什麼呢?;大陸-幹啥?......諸如此類。
補充資料
http://renoir101.pixnet.net/blog/post/1404613-%E3%84%A6%E5%8C%96%E9%9F%BB
這個網站雖然內容不多,卻可以讓我更加了解"當加了ㄦ字,那個字確實該如何變音"
重點不用多,精巧好記最實用:D
回覆刪除哈哈哈哈哈哈哈:))))
刪除